幾近全盲的鋼琴家(凱文‧柯恩)這個月底即將再度來台演出了,這位又會演奏又能創作的音樂家,這回不僅將帶來多首自己的新作品,也將和好搭檔、吉他好手(史蒂夫‧爾魁雅加)共同合作。提攜視障學生,柯恩這回來台也將再度指導視障學生彈琴,並把自己作品的點字琴譜送給學生,希望有更多喜愛音樂的視障朋友,也能和他一樣翱翔音樂世界。

有現代蕭邦美稱的視障鋼琴家﹝凱文‧柯恩﹞,因為先天弱視,雙眼幾乎看不見,不過他從小就展現過人的音樂天份,四歲學琴、八歲作曲、十一歲組樂團、後來也獲得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碩士。雖然先天看不見,但也讓他對音樂產生敏銳直覺,擅長用音符描寫自然景緻、用音樂寫詩,讓人聽了他的音樂,彷彿置身一幅美麗的畫作。每回來台,他的音樂也總是吸引滿座樂迷,尤其演出結束他為樂迷簽名的時候,因為視力不佳,簽名緩慢,常常一簽就到了半夜十二點,更讓樂迷感動不已。再度來台,﹝凱文‧柯恩﹞這回將帶來多首新專輯﹝光陰故事﹞當中的作品,鋼琴獨奏之外,也邀請了曾經為卡通﹝加菲貓﹞配樂的吉他好手﹝史蒂夫‧爾魁雅加﹞同台。這場音樂會三十、三十一號台北國父紀念館登場。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桃園縣自閉症協進會創會志工蘇秋雪,育有一名患有自閉症成年兒子。過去廿二年來,她每天廿四小時都得跟在兒子身邊,防止他不斷重複地吃東西,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舉動。外人擔心她累倒了,但她卻無怨無悔、樂觀以對,展現母愛極限。

兒子滿月 發現他「不一樣」

自閉症是原發性疾病,與遺傳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但醫界至今仍不了解致病原因。而該病症最大的特徵是語言能力受阻,沒有模仿能力,對別人視而不見、沒有感覺,只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時候會不斷強迫自己做同一件事情,智力則停留在幼兒階段。

蘇秋雪在兒子滿月後,就發現他的身心發展,與同年齡的幼童不同,後來才得知原來兒子重複吸奶、閉眼、不會跟人玩等特徵,就是自閉症的先期症狀。

廿二年來,蘇秋雪辭掉了工作,全心陪著兒子到醫院復健,復健之餘,還要獨力訓練兒子練習自己穿衣服、上廁所等基本生活技能,以免兒子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家中經濟重擔也全落在先生一人身上。

擔心兒子脫序 晚上陪全程

蘇秋雪說,除了白天要全心訓練兒子打理生活的技能,晚上入睡後,她還得全程陪伴在他的身邊,否則兒子半夜醒來,可能會不斷地打開冰箱吃東西,或是每隔三分鐘去上一次廁所,把衛生紙塞滿整個馬桶為止,自閉症患者特有的固定行為,讓她難以安心入睡。

值得安慰的是,在蘇秋雪全力付出下,林孟杰的整體智能表現,已從一歲兒童以下,成長到三、四歲的水準,原本列為重度殘障的兒子,也已改列中度殘障,病情大有改善,她也從兒子的身上,學到了凡事都得克服困難,才能奮勇向上的生活哲理。

蘇秋雪說,自閉症雖與遺傳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但國外仍有父母連續生下兩胎自閉症兒的案例,夫婦倆總有一天會老,她和先生商量後,鼓起勇氣再生了兩胎。幸好老天眷顧,大女兒、二兒子都身心健全,她希望有一天,兩人可以扛起照顧哥哥的責任。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近半百的聽語障清潔婦鍾瑞英,遭工廠裁員後意外走入烘焙世界,鍾瑞英每天工作10多小時,期待有一天成為麵包師傅,帶給人幸福的糕點。

47歲的鍾瑞英是1名聽障及語障者,原本擔任清潔工,卻在工廠外移過程中因身心障礙者被優先裁員。去年8月,獲得老字號元大華烘焙坊老闆許隨贏試用,他說,看到鍾瑞英將溫柔與愛心揉入麵糰的專注精神後,徹底顛覆他對身心障礙者的印象。

許隨贏說,溝通是聘用身心障礙者最大的難題,一旦解決並為身心障礙者找到合適位置後,他們所發出的光亮大到令人難以想像。
剛開始他安排鍾瑞英做清潔打掃工作,再逐步安排她學習麵糰的分割、滾圓、整型、裝飾,短短不到半年,製作土司、裝飾糕點都難不倒她。

許隨贏說,他遇過不少拿到乙級證照的餐飲科班學生,卻連菠蘿麵包都不會做,時下年輕工讀生多忍受不了長時間的工作,鍾瑞英卻甘之如飴,專注投入工作的神情,將烘焙人的精神展露無遺,所以他又進用2名身心障礙者。

鍾瑞英的臉上流露出她對工作的滿足,她用簡單文字表示,她喜歡這份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麵包師傅,為自己烘焙出香軟細柔的新人生。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中,包括多重障礙、視覺障礙、肢體障礙等學生,全部集中另闢教室應試,特殊考生都受到妥善照顧,並在良好的環境下考試。

綜合腦性麻痺及視障的許同學,昨天在父母陪同下,到台北縣板橋高中應試;由於他屬於較嚴重者,校方特別為他開設獨立教室,並允許延長考試時間廿分鐘及代為填答的權利。

花蓮考區位於花蓮高中的考場有一名患有「亞斯柏格症亞群」症狀(俗稱雨人)的考生應考,由於這種病的特徵是專注力不夠,花蓮考區試務委員會特別安排了獨立的教室,並指定監考老師以一對一報讀方式,逐一唸題讓他應試。

根據他所就讀的海星中學國中部主任孔令堅表示,龍姓考生雖然罹病,但平常在老師及家長的輔導下,並未出現有自閉的傾向,和同學相處也很融洽,平常功課不錯,考上花蓮高中應無問題。

孔令堅說,在「雨人」的電影情節中,主角的數學能力很強,但龍姓學生平日專注的項目不是數學,而是各種不同型式的火車,只要一提到有關火車、捷運甚至高鐵等問題,他就搖身一變成為專家,且是個超級鐵道迷,這方面的專注程度,也令教過他的老師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年宜蘭考區有廿二名特殊考生,壯圍國中馮柏儒在國小二年級暑假,在成衣工廠幫家人工作,被升降梯壓到造成頸椎受傷,導致身體局部癱瘓,無法握筆,這七、八年來,他克服身體不適,努力向學,總算完成國中學業,昨天參加考試,必須將筆黏貼在手部輔具作答,他說「考得還不錯」。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八月一日開始,身心障礙公費留學生的公費將酌予增加,重度以上視障聽障及多重障礙者可加領百分之二十,中度視、聽障與多重障礙及其他障別重度以上者可加領百分之五,其他身心障礙者可加領百分之二。長期受到國人關心的重度腦性麻痺學生孫嘉梁即將受惠。

重度腦性麻痺學生孫嘉梁預定七月到美國奧斯汀大學進修,以他原來一年可支領的留學公費美金一萬七、八千元來計算,一年將可加領美金大約三千五百元,相當於新台幣十一萬五千元左右,對於他即將隨行的父母在美國的生活支出將有相當的幫助。

重度腦性麻痺學生孫嘉梁從升學高中到考上台灣大學資工系、台大數學研究所就讀、到去年研究所畢業,一直受到國人關注,也是媒體喜歡報導的人物。

孫嘉梁民國九十三年考上教育部(新聞)公費留學後,一向有父母在身邊幫忙的他若要隻身留學海外恐怕困難重重,父母若要跟到外國,經費負擔將頗沈重,因此透過國民黨立法委員丁守中向教育部反映,希望教育部從整體考量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

教育部幾經研究,針對身心障礙公費留學生,除了比照一般公費留學生發給同額的公費,又另外訂定「教育部身心障礙公費留學生公費項目及支給數額標準表」,依留學生身心障礙的程度所需要不同程度的學習輔具與學習協助,在原來公費基礎上,分成三級增給標準,分別可以增加發給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五、百分之二。

目前身心障礙學生因身心障礙類別及程度的差異,對於就學需求的協助與一般學生不同,因此在國內各教育階段就學時,都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新聞、網站)法規定提供必須的就學輔導。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縣壽豐鄉有對3胞胎兄弟,因為罹患智能障礙,7歲了還不太會說話。

而母親也罹患了重度的貧血,全家的重擔都落在父親1人身上,陳家的困苦亟需社會來協助。

小朋友認真的在教室內作畫,面對記者叔叔的問話,卻不知如何回應。

3兄弟手足情深,自成1個小世界,不過先天上的智能不足讓3位小兄弟產生了學習上的障礙,表達能力受到限制。

父親陳海是1名油漆工,收入很不穩定,而母親張素禎則因為罹患嚴重貧血,無法出外工作,加上家中有年邁的老母親,經濟重擔全落在陳海身上。

陳海說孩子的問題是他最擔心的,看著別人的孩子可以生活在衣食無缺的環境,但3兄弟卻連衣服都得穿人家不要的。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選全國聲暉媽媽的林雪琴,育有3名先天性重度聽障子女,雖然經濟困難,但她卻從不放棄,加倍付出,培育他們成為有用之人,如今有2個已就業,另一個6月將從高職畢業,林雪琴即將苦盡甘來;回顧來時路,她說「苦已忘了,現在滿心感恩!」

47歲的林雪琴與先生總共生育3女2男,其中老二女生、老四男生和么子,一出生就是重度聽障;她與先生靠著打零工維持生計,3個聽障孩子陸續降臨,尤如雪上加霜。

林雪琴初始也是怨天尤人,認為老天對她不公,經常躲著哭泣,所幸丈夫與她互相扶持,逐漸的不再自艾自憐。

5個小孩子林雪琴自己帶,她送3個聽障子到彰化師範大學接受特殊教育學前班導讀,並且全程陪讀到孩子上國小二年級,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一次帶3個孩子,當時老二與老四在特殊教育學前班,老么僅一歲,她騎著機車,載2個背1個,母子4人到彰師大,一面陪讀一面帶小孩。

聽障孩子因聽不見,教導起來很費心,例如認識紅、綠燈、或斑馬線,一般人耳濡目染,一說就懂,但
這類孩子卻要連教好幾遍才能了解,林雪琴隨時隨地不厭其煩的教他們,並訓練他們獨立,其中酸楚真是道不盡。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教育三個資優生的心得,劉慶豐說,其實是自己一路摸索來的,他從不要求孩子考第一名,但他建議家長要親自陪著小孩成長,不能叫小孩去念書,自己卻在看電視,像他家中就沒有第四台﹔同時,也不要輕易放棄孩子,像他的二兒子奎麟國小時,一度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但他對孩子有信心,終於陪奎麟走過來,也讓這塊璞玉發光。

和多數公教人員家庭一樣,劉慶豐相當重視孩子的教育,但他不迷信「明星學校」,三個孩子都依學區在住家附近的國小、國中就讀。

劉慶豐表示,奎蘭在小學一年級前,家中電視還裝有第四台,他和小孩都不自覺地被綁在電視機前,無形中失去很多讀書的時間,剛好第四台要漲價,他毅然決然地取消第四台,至今十幾年了,全家都只看無線電視台。

說到家裡沒第四台,奎蘭和奎麟說,沒什麼差別,也不會覺得和同學會有話題上的代溝,因為大家都忙著念書,同學間並不會特別討論電視節目。

劉慶豐認為,家長的陪伴對孩子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家長會要求小孩去念書,自己卻坐在電視前,其實家長只要坐在孩子旁邊,不一定指導小孩念書,都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好好讀書。

劉慶豐並舉奎麟的例子說,奎麟在小學三、四年級間,可能因為姊姊優秀表現的壓力,再加上和老師溝通不良,曾一度被視為問題學生,經常作業不寫、還偽造老師簽章,老師根本已經放棄他了,但他對小孩有信心,不斷鼓勵當時有點叛逆的奎麟,幸好奎麟後來多次出國參加數學競試,從中找回自信,開始展現優異的數學天分。

劉慶豐說,面對資優生,必須更重視他們的心理建設,像他從不要求孩子考第一名,也常會教育他們跌倒再爬起來,要能承受挫折。

不過,他也感嘆,國內資優教育的制度太僵化,很多事是靠他自己爭取而來,但小孩教育不容等待,他只好一路摸索,自己找路走。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歷史系副教授林維紅為國內著名的婦女議題研究學者,除了學術研究上的傑出表現,她在教育子女方式同樣值得台灣家長學習,由於她讓兒子邢本元順著興趣發展,養成邢本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他與同學黃維綱一起在今年五月的國際英特爾科學展上,一舉拿下五項大獎,耀眼的成績讓國外隊伍自嘆弗如。

七月考季將近,又到了選填志願與學校的關鍵時刻,林維紅說,多數台灣父母過於斤斤計較學生到底考幾分,卻忽視孩子的興趣,過度限制孩子,不僅孩子不快樂,也因為父母過度保護與限制,無法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台灣小孩子最缺乏的。

「人生活出自在、快樂就好」,林維紅認為,孩子順著興趣發展才會快樂,以邢本元來說,當初她和丈夫邢義田(現為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一直希望邢本元念自然組,邢本元也順著父母親的期望,唸完高二上學期,但後來他覺得自己不能沒有歷史,於是轉而念社會組,也因為這樣,後來才有機會參與科展,並以社會組學生身份參與英特爾科展,擊敗國內外眾多數理資優生。

剛剛從麗山高中畢業的邢本元,當年基測成績根本上不了北市前三志願,邢義田與林維紅夫妻兩人,決定讓邢本元就讀北市麗山高中,因為麗山是全國唯一開設專題研究的高中;就讀麗山高中期間,由於都是邢本元感興趣的內容,對於作科展相當投入,自己動手找資料,也養成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

於是,邢本元與黃維綱組成的兩人團隊,在今年五月於美國鳳凰城舉辦的英特爾國際科展上,以「熱聲效應改善微電子裝置」研究拿下五項大獎。特別的是,邢本元從未參與補習,在課餘時間,他喜歡看科幻小說、彈鋼琴,這也啟發他以不同角度看待周遭事物。林維紅說,她最高興的是,得獎後的邢本元依舊謙恭有禮,沒有辜負他們夫妻兩人的期待,而且「嚴謹、用功、專注的態度」,和他爸爸很像,也許邢本元以後會追隨父親的腳步,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失智老人不見了! 根據流行病學的推估,全國約有10萬失智症老人,其中在照護機構安養的可能有2萬名,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老人僅1萬7000人,健保給付的失智老人更僅5000人。多數的失智老人就這樣消失在醫療版圖上。

        根據國內醫療研究資料顯示,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率保守估計為1.9到4.4%,依94年9月底老年人口219 萬人計算,台灣至少應該有4到9萬人罹患失智症。學界更估計台灣至少有10萬失智老人。

        依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安養及養護中心裡有四成以上住民可能罹患失智症,護理之家則超過六成,依機構人口計算,全台長照機構中,應該有2萬名的失智老人。

        不過,根據內政部的統計,94年中,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老人僅有1萬7787人。也就是說,只有一成的老人失智症病患被診斷出來;不僅家人不清楚,就連醫護人員恐也難以辨別一般老化與失智症。

        而即使診斷出老人失智症,未必代表老人家就可以得到適合的醫療照顧,由於失智症的藥物昂貴,動輒一顆50元,因此給付非常嚴格,根據健保局的統計,一年約給付5000個老人使用失智症藥物。

        這一群逐漸遺忘過去的老人,也被世人遺忘,台灣社會「看不到」失智老人。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社工室主任陳俊佑說,流行病學的推估人數,與醫療版圖上實際可見的失智老人嚴重失衡,顯示許多失智症患者被隱藏在社區中,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有失智症相關疑問,可以聯絡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諮詢電話(02)2332-0992。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你今天心情怎麼樣?」女友吳芙妤:「很緊張,他很緊張。」
 
口足畫家廖瑞金,3歲那年罹患日本腦炎,中樞神經受損,只能發出「嗯呀」的聲音,替他翻譯的,就是她的女朋友,22歲,唸師大圖傳系。

從打球到溝通,剛開始兩個人只能用猜的,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問,相戀1年半,廖瑞金學畫畫進修,吳芙妤陪著,悉心照顧。 顏面神經失調,廖瑞金常咬傷舌頭,他口不能說,手不能寫,滿滿的叛逆情緒,在見到育幼院老師洪錦芳之前,只能用打架來發洩。

廖瑞金老師洪錦芳:「怎麼樣幫助他,雖然他不認識字,可是他能夠有比較多表達,我都用開放式的語句(問他)。」 洪老師用18年時間,引導廖瑞金拿畫筆跟外界溝通,賣畫養活自己跟患有智能障礙的哥哥。口足畫家廖瑞金:「我愛你。」吳芙妤:「他說我愛你。」 他的人生也在遇見跟他心靈相通的吳芙妤之後,更趨完整。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一日電)家長團體、民間教改團體和學者專家今天座談指出,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教育現場也是弱勢孩子更弱勢,照顧身心障礙學生的法令規定執行不力,如特殊教育應向下延伸從三歲開始就未落實,建議對弱勢照顧以教育為主,福利為輔,關懷弱勢教育的公平正義須要更多人共同來維護及爭取。

重建教育連線「二00六教改總體檢,大家一起來」今天座談「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教育現場角落旁的弱勢孩子」,由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主持,全國智障者家長協會副理事長陳節如、勞動者家長聯盟發起人任睦杉、前屏東縣教育局長王文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劉源俊與學界、家長數十人參加。

任睦杉指出,社會資源分配不當,讓窮的人更窮,有錢的人更有錢,勞動家庭的孩子處於相對弱勢,甚至沒有能力念公立大學。

王文華強調,弱勢孩子包括新台灣之子、原住民、單親、隔代教養、身心障礙、低收入戶、及偏遠、特殊境遇的孩子,有些弱勢孩子像是原住民、低收入戶已透過社會福利進行協助,更重要是政府必須從照顧弱勢孩子的學前教育做起。

陳節如與台灣師大特教教授吳武典指出,行政院前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二00一年決定特教年齡向下延伸從三歲開始;但都沒有落實,尤其偏遠地區需要特教的孩子,因為交通不便,緩讀的比例極高,政府當年宣示每年要減少十分之一在家教育的孩子,卻沒什麼成效,導致「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劉源俊表示,台灣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子女大多就讀公立大學,繳較少學費,社經地位低的家庭子女大多就讀私立大學,繳較高學費,這種不公平的責任有一部分要由推荐甄選招生方式負責。

他認為,原來高中可向大學一校一系推荐一人,後來改成可向一校一系推荐好幾人,又加入申請入學制,形成建國中學等明星高中學生一班又一班送進台大電機系等明星大學明星學系,等於剝奪各縣市弱勢地區學生進入台大的機會,這是不對的。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我們為你報導,一位罹患重度小兒麻痺的小女孩江郁珊,從小跟80歲的阿嬤住在海邊,直到6歲被人發現,送到早期治療中心身體僵直,每作一個動作,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因此很多人叫她機器女孩,現在會翻身會說話,已經8歲了,智力只有2歲,她現在還在努力,帶你去看她的故事。

翻身翻了3圈,姍姍今天的表現,比昨天好很多了。

這2個動作,珊珊花了5分鐘完成,全身又痛又累她忍不住哇哇大哭。機器人女孩珊珊:「我好棒,我可以休息了。」

以前,跟著80歲的阿嬤相依為命,住在海邊的破舊房子,她唯一能做的是躺在床上,兩眼望著天花板,來到這裡8個月了,姍姍學會好多動作,認識好多朋友,但是她最想念的還是阿嬤。

記者:「阿嬤都帶你去哪裡玩?」機器人女孩珊珊:「出去玩。」記者:「去哪裡?」機器人女孩珊珊:「動物園。」

姍姍來自於,東北角的偏遠漁村「馬剛」,一直到6歲才被一位熱心的老師發現,接受教育接受治療,現在姍姍已經8歲了,但是她的智力不到3歲,不過姍姍還在繼續努力。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豆豆」出生後不久,因發燒引起黃疸素過高,雖換血挽回生命,卻因此傷及腦神經;豆豆七個月大時,醫生診斷他有「蠶豆症」與「CP徐動型腦性麻痺症」,在這些狀況下,豆豆的四肢無法正常活動,只能像蚯蚓般在地上蠕動前進,在父母耐心的教導下,豆豆直到七歲方能站立學走路。

豆豆扭曲的手指,成天緊握著,必須靠媽媽去扳開做拉直、彎曲復健;爸爸更是自製復健鐵管,讓豆豆的手指每天伸進去做手指運動;配合醫生的療程與「自保園特殊教育訓練中心」的指導,就這樣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

台北縣三重碧華國小感覺統合啟智班開啟豆豆的團體生活,豆豆的媽媽除了陪讀,還幫忙老師照顧其他的學童並做清理環境的義工工作;國小、國中,豆豆的媽媽每天就像觀世音菩薩般守護著豆豆。

豆豆國中畢業後,豆豆的爸爸幾經考量後決定,與其讓豆豆繼續懵懂的讀完高中取得一張文憑,不如用自己的方式來教,從此豆豆的父母帶著豆豆至榮總做水療、針炙;到音樂教室學彈鋼琴;參加畫畫班學畫畫;到修德國小體操館學氣功,學業則請家教授課。

今年二十一歲的豆豆已有小學六年級的程度,這是相當大的進步,他尤其對數學與電腦相當有興趣,學習態度認真、努力用功。而且在媽媽細心教導下,豆豆每天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得有條不紊,甚至會協助媽媽打理家務。

星雲大師說:「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間的實相,我們應該了解殘缺,欣賞殘缺,進而運用殘缺,轉化殘缺,最後我們將會發現『殘缺就是美』。」豆豆在豐厚的愛中成長,日漸茁壯;日前在三重禪淨中心社教館佛畫班,彩繪菩薩莊嚴的容顏,態度恭敬、專注,相信在豆豆的心中也彩繪著慈眉善目的媽媽菩薩。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台中特殊教育學校暨家長會、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

談到月兒(化名)學畫的過程,就必須從黎明國中說起。當然,月兒並不是到了國中才開始畫畫,他從小就喜歡畫,而且,可以一個人靜靜的,畫上許久。直到上了國中時,他才第一次接觸到電腦繪圖軟體酖小畫家,透過國中老師的指導,他很快就上手了。到了台中特教就讀後,班上老師發現他的電腦繪圖看起來少了些許的活力,於是就教他運用小畫家裡其他的繪圖工具,也鼓勵他,奔放的去作畫,不受規矩、方正、工整的世俗限制,老師盡其可能的鼓勵他,不要怕畫錯、不要怕畫壞、不要怕畫醜,他的畫風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整個人似乎也開朗了許多。這樣的轉變,讓月兒在「第七屆資訊向日葵獎」中,得到評審專家的直接肯定,榮獲了「楷模獎」。

從國父紀念館領獎回來,老師也意識到,這孩子是真的能畫,重要的是,在畫圖的世界裡,他能很自在、很自如的享受著片刻時光,但是老師的能力實在是有限,不能再多給他些什麼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得知,台北富邦銀行要舉辦「第一屆身心障礙才藝獎」,老師決定讓月兒去試試,可是他從來沒畫過油畫,這該怎麼辦才好?幾位老師商量之後,決定分頭去找資源,看看有沒有人願意教他,結果四處碰壁,大家一聽到是自閉症,都客氣的婉拒了。而老師們也正在躊躇,打算要放棄,就在這個時候事情有了進展,班上老師和油畫老師洽談了很久,兩方協商後,決定由班上老師全程陪著月兒,協助他與油畫老師溝通、協助處理他的情緒,班上老師也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來觀察他作畫的潛能、耐性和體力等,在第一次油畫過程中見識到月兒的超強耐力,他連續站著作畫六小時的驚人體力,讓油畫老師終於願意接手這個從沒嘗試過的工作。

透過之前兩邊老師的合作,讓月兒的家長也見識到孩子的能力,更再度肯定月兒的藝術潛力,至今,月兒已學畫兩年多,也累積了一些作品,在畢業之前,我們想幫他辦一場畫展,和出版圖畫筆記書,當作他高職生涯的一個紀念。另外,媽媽也表示,要將筆記書的盈餘,全數捐出,以嘉惠更多身心障礙的孩子。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