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學習障礙、發展遲緩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央社記者2006.5.3電〉澎湖縣唯一一所收容身心障礙與遲緩兒的天主教惠民啟智中心主任吳思道,今天拜會縣長王乾發,就稍早縣府與該中心協調推動遲緩兒早期療育問題交換意見。王乾發並指示縣府社會局邀集教育、衛生等局共同建構「早療完善照護系統」,凝聚民間力量落實照顧弱勢團體的社福工作。(chinesenewsnet.com)

天主教澎湖惠民啟智中心成立將滿二十五週年,二十五年來不僅是澎湖唯一收容身心障礙與發展遲緩院童的私人照護機構,也為澎湖縣家中有身心障礙與發展遲緩而的家庭緩解壓力,獲得各界肯定。

惠民啟智中心主任吳思道神父在專員王天富陪同,前往縣府拜會王乾發。吳思道除代表院童們感謝王乾發長期對院童的關心與勉勵外,並針對目前縣府與惠民啟智中心協調共同推動早期療育工作所遭遇的問題,逐一討論並尋求解決途徑。

王乾發表示,遲緩兒是社會上相當弱勢的族群,對家庭及社會更是沉重的負擔,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統籌相關單位早日建置一套完善照護系統。並銜接在特教班之後,如此才能提供遲緩兒、家屬、專業人員與社會熱心人士合作努力的平台,同時訓練他們獨立自主,為回歸社會預作準備。

王乾發同時勉勵院童們敞開心胸走進人群,並希望社會給他們溫暖與鼓勵。王乾發強調,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最美麗的天使,即使殘缺,也不影響他〈她〉身上莊嚴的光彩,而心智上的障礙,只是生命裡部分殘缺,社會各界的溫情將可以化解這些障礙。

王乾發亦感謝吳思道與中心的老師們,長年對澎湖喜憨兒的悉心照顧與關愛。亦指示社會局在近期內邀集縣府教育局、衛生局等相關單位舉行會議,整合教育、醫療及社會福利三大資源體系,建構「早療完善照護系統」。並凝聚民間力量,落實社會福利工作。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力 2005.4.11】走進位於三重市的聖心兒童發展中心,進入眼簾的是有著扶手的走道,看著忙進忙出的老師們,推著行動不方便的小朋友到各個教室上課,照顧學童們的生活起居,和老師親自動手為小朋友做肢體活動,並且不厭其煩地重複同樣的話教導學童認識生活起居用語,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們的努力與熱情(見圖)。

 聖心兒童發展中心成立於西元一九九六年六月,這是一所公設民營的教育機構,專門辦理身心障礙之學前兒童教育工作,凡是設籍於台北縣二歲到六歲並領有殘障手冊(包括多重障礙、發展遲緩、唐氏症、自閉症)的兒童,都可以到聖心兒發中心接受學齡前的輔導教育。

 兒發中心現分為三個班級,其中一個班級是針對肢體障礙學童設置的,每天除了一般的課程之外,下午另外有肢體活動的部分,來協助小朋友做四肢的伸展,從最基本的躺、坐,到運用輔助器站立,小朋友都要花許多的時間與精神去學習,與一般兒童不同的是,他們雖然有學習方面的障礙,卻樂於去嘗試各方面的學習,也更樂於去接觸不同的人們。

 兒發中心的代理主任郭寶彩說到,兒發中心與一般幼兒托兒所其實很相像,只是招收的小朋友比較不一樣,每天早上家長將小朋友送過來之後,小朋友就在這邊學習團體的生活,只是這邊的小朋友學習的大多是生活上的應用,比較不像一般托兒所,以進小學要接觸的課程為基礎。發展中心的小朋友課程其實是很多樣化的,有別於一般的托兒所,聖心兒發中心為小朋友設計了社區接觸的課程,認為小朋友應該多跟外界接觸,因此他們會定期帶小朋友到社區活動,讓小朋友學習走路時的禮儀、跟人打招呼的方式等的生活應用。

 此外,兒發中心也請專業的治療師來配合小朋友的輔導課程,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等課程,讓肢體障礙的小朋友可以透過一個月兩次的物理治療得到更多肢體活動上的幫助,且讓有語言障礙的小朋友,可以透過語言治療來學習基本生活的用語,並增加自我的表達能力。

 含含是個患有「歌舞伎症」的兒童,雖然已經五歲多了,看起來卻比一般同年齡的小朋友嬌小。歌舞伎症是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得到這種病症的兒童會有發展遲緩的現象,而且長相看起來就如同日本歌舞伎一樣,眼窩深遂、耳朵與鼻頭會比一般小朋友來的大,大約三分之一的病例會有先天性心臟病,也有可能有行動不便等的併發症。郭寶彩說:「含含剛來的時候很愛哭,也因為病症的影響沒有辦法像普通小朋友一樣可以正常活動,連基本的站立與坐下都有問題,但是現在的他開朗多了,開心的時候會手舞足蹈,會笑著跟大家說話,在肢體活動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可以靠著支撐器站立許久,這讓他的父母與老師們都很欣慰。」

 郭寶彩表示,有許多家庭在發現家中有這樣的病童時,會認為小朋友的病症不嚴重,依然把兒童送到一般的托兒所,這樣不但會延誤小朋友的學習,一般的托兒所也無法針對學習障礙的兒童做感覺統合活動、個別教學、認知訓練等適當的輔導。要是家中已經發現有這樣的小朋友,應該及早將兒童送到兒發中心來接受療育,避免學習障礙再擴大下去。

 含含這樣的病例在社會上其實不算少數,而且這樣的病例大多都沒有健保的給付,郭寶彩表示,社會上應該多關心有這樣病童的家庭,對這樣的孩子盡量伸出援手,讓他們可以快樂的成長與學習。兒發中心也需要青年團體的協助,希望能藉由輔導性社團的幫助,幫助小朋友的學習與成長,帶給他們更多的歡樂與教育的資源,讓有學習障礙的兒童不會被社會所遺忘。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電 2006.5.1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醫生顏瑞龍今天指出,罕見的染色體疾病「貓哭症」,在五萬名活產兒中約出現一名患者;患者會出現發展遲緩問題,藉早療可改善患童症狀及家屬生活狀況。(chinesenewsnet.com)

一名新生兒出現似貓叫的高亢啼哭聲,並出現吸吮力差、餵食困難情況;外觀則為兩眼眼距較寬、鼻樑扁平、斷掌情形,經醫生診斷為「貓哭症」。現已六個月大,還出現肌肉張力差的症狀。

顏瑞龍說,貓哭症的男女發生比率約為一比二,患者有小部分合併出現先天性肝臟或腎臟疾病。孕婦在懷胎時可藉超音波檢查胎兒外觀,或做羊膜穿刺分析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由於貓哭症還會伴隨生長發育遲緩、智力、語言、動作發展遲緩等情形,顏瑞龍指出,「貓哭症」目前尚無治癒方法,但可經早療、物理治療、職能訓練,幫助患童改善症狀。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療相關預算被刪減,醫生也認為非常遺憾,「三歲以前做早療,一年可抵三歲後做十年,如今補助款沒了,社會上不知要增加多少個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院長黃美涓表示,小孩子成長照理該循著「七坐、八爬、一歲開步走」步調前進,若發現有落後、發展遲緩現象,應及早鑑定,保握黃金治療期。  
    黃美涓說,研究顯示,發展遲緩兒若能在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其做一年的效果,可敵三歲以後做十年,而腦性麻痺兒若能即時做早療,有四分之一長大後與正常人無異。

    黃美涓說,她是以一個專業醫師立場,希望立法院能幫幫這些先天起步晚的孩子。

    衛生署健康照護處長黃美娜則表示,九十五年預算中,原擬補助十六家醫院附設的早療中心約二千八百萬元,另補助二十三家輔具中心約三千萬元,但預算全遭立法院刪除,衛生署深感無奈。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教育局的零罰政體策再度破功!台北市修德國小一對患有學習遲緩的雙胞胎兄弟,長期在校遭到陳姓導師體罰,小朋友被打到不想上學,壓力大到掉頭髮。
       王姓家長昨天帶著兩位小朋友,檢附兩張驗傷單,在台北市議員歐陽龍、陳惠敏、汪志冰陪同下,控訴北市修德國小三年級的陳姓老師,長期不當體罰。家長表示:「我們不是棍棒家長,當初曾經授權老師管教小孩,但彼此協定,絕對不要因為課業問題體罰。」但也有家長代表肯定陳姓老師的教學態度,並指稱體罰的籐條是王姓家長提供,王姓家長昨天並未否認。
       王媽媽泣訴,兩兄弟因早產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弟弟上周因為造句不流暢,被拿籐條連打手和腳九下,哥哥衝出教室打電話,哭著說:「快來救我們,弟弟要被打死了!」王爸爸說,陳老師到他家幫班上五個同學課業輔導時,曾經當著他的面,邊罵「白痴、笨蛋」,邊用鉛筆盒打小朋友的頭。
       雙胞胎弟弟昨天說,上周老師要他們用「千里迢迢」造句,他寫「美國千里迢迢真是遠」,老師說不通順,後來又罵他白癡,拿籐條打他的腿和手心。

       台北市教育局國教科科長王永進表示,絕對要求校方嚴懲,修德國小校長何秋蘭說,陳老師在校務會議中已坦承體罰,校方將老師記一小過,但教育局長吳清基則震怒指出處分太輕。除了涉及不當體罰,陳老師向每位學童家長每月收取兩千五百元課後輔導費,也違反規定。何秋蘭表示將會再開考評會懲處,目前陳姓老師請假中,無法聯繫本人。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縣壽豐鄉有對3胞胎兄弟,因為罹患智能障礙,7歲了還不太會說話。
而母親也罹患了重度的貧血,全家的重擔都落在父親1人身上,陳家的困苦亟需社會來協助。
小朋友認真的在教室內作畫,面對記者叔叔的問話,卻不知如何回應。
3兄弟手足情深,自成1個小世界,不過先天上的智能不足讓3位小兄弟產生了學習上的障礙,表達能力受到限制。
父親陳海是1名油漆工,收入很不穩定,而母親張素禎則因為罹患嚴重貧血,無法出外工作,加上家中有年邁的老母親,經濟重擔全落在陳海身上。
陳海說孩子的問題是他最擔心的,看著別人的孩子可以生活在衣食無缺的環境,但3兄弟卻連衣服都得穿人家不要的。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獲縣模範生表揚的八德市大勇國小6年級學童王惠妤,主動幫助輔導班上有學習障礙同學蔡欣如,樂於助人精神,被師長喻為班上「小太陽」,受到好評。
  學校功課一直名列前茅的王惠妤,剛升上5年級重新分班時,發現新來的同學蔡欣如有學習障礙,班上不少同學嫌她髒、臭,又見她反應不佳,經常會故意捉弄、欺負,王惠妤則放棄成見,主動幫助輔導蔡欣如,也感動同學一起接納她,樂於幫助同學的同窗情誼,備受師長讚許。
  王惠妤的班導師邱純貞說,蔡欣如在王惠妤的輔導下,相當活潑好動,儘管老師問問題時,蔡欣如不一定會,但她都會踴躍舉手搶答,不管同學的噓聲,近來課業已有長足進步,老師認為王惠妤的行為就像是班上的「小太陽」,非常溫馨。
  功課、人緣都好的王惠妤,還要求老師安排她與蔡欣如坐在一起,可以就近提供幫助及課業輔導,王惠妤說,因為幫忙蔡欣如的關係,自己也深刻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內心也許下將來要當老師的心願。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