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秀水鄉十一歲的男童林俊宏,菲律賓籍的母親被遣送回國,一肩挑起照顧智能障礙哥哥、父親的責任,但林俊宏生性樂觀,努力學習,成績優異,獲得「彰化縣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和彰化家扶中心的獎助金。

就讀國小三年級的林俊宏皮膚黝黑,看起來健康活潑,每天學校放學後回到家,和一般的小朋友不同,一肩挑起照顧哥哥和爸爸的責任,不過林俊宏並不覺得辛苦。

彰化家扶中心社工員汪世平說,林俊宏的父親娶的是來自菲律賓的外籍新娘,不過日前因案被遣送回國,而林俊宏的父親是中度智能障礙者,哥哥則是有輕度智能障礙;哥哥和父親原本是由阿嬤照顧,但阿嬤在日前不幸過世,照顧父親和哥哥的責任於是落在俊宏身上。

汪世平表示,阿宏生性樂觀,雖然生活環境惡劣,不過阿宏沒被打倒,在學校參加體育比賽,拿下校內四百公尺賽跑第二名、鉛球擲遠第二名、四百公尺接力第三名,在課業上也用心學習,成績表現優異,獲得彰化縣教育基金會的獎學金和彰化家扶中心的獎金,而阿宏也會把獎學金拿給家人,讓全家人一起分享他的喜悅。

彰化家扶中心說,阿宏人窮志不窮,雖然在有缺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但仍舊表現優異,而他們也呼籲社會大眾一起付出愛心,協助許許多多和阿宏一樣的小朋友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療相關預算被刪減,醫生也認為非常遺憾,「三歲以前做早療,一年可抵三歲後做十年,如今補助款沒了,社會上不知要增加多少個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長庚醫院桃園分院院長黃美涓表示,小孩子成長照理該循著「七坐、八爬、一歲開步走」步調前進,若發現有落後、發展遲緩現象,應及早鑑定,保握黃金治療期。  
    黃美涓說,研究顯示,發展遲緩兒若能在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其做一年的效果,可敵三歲以後做十年,而腦性麻痺兒若能即時做早療,有四分之一長大後與正常人無異。

    黃美涓說,她是以一個專業醫師立場,希望立法院能幫幫這些先天起步晚的孩子。

    衛生署健康照護處長黃美娜則表示,九十五年預算中,原擬補助十六家醫院附設的早療中心約二千八百萬元,另補助二十三家輔具中心約三千萬元,但預算全遭立法院刪除,衛生署深感無奈。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最近有一個罕見的貓哭症病例,一名剛出生的新生兒,哭聲和貓叫聲一樣,而這個新生兒眼距較寬、雙手同時有斷掌。婦產科醫師表示,患有貓哭症的新生兒,長大之後常有發展遲緩等問題,不過這樣的遺傳疾病相當罕見,而且八成五正常的父母,還是可能生出貓哭症的孩子。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黃禮偉表示,貓哭症一年全台大約只有3-4個病例,相當罕見,男女的罹患比例,女嬰發生的比例大於男嬰兩倍,而貓哭症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新生兒的哭聲,類似貓叫的聲音,還有嬰兒的兩眼眼距較寬、鼻樑扁平、兩手有斷掌的情況,同時因為嬰兒吸能力差,會出現餵食困難的問題。醫師黃禮偉說,由於病例相當少,目前貓哭症只能證實,是因為血液的染色體異常,屬於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

       而貓哭症的新生兒,長大之後,常會有發展遲緩,例如智力、語言、動作發展緩慢的問題。不過醫師表示,貓哭症發生的原因,通常是隨機、基因突變而自然發生,沒有家族史,八成五正常的父母,還是可能會生出貓哭症的新生兒。而目前還沒有完全治療貓哭症的方法,只能透過早期語言及物理治療,改善發展遲緩的問題。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自單親、貧苦家庭的高中生張格銘,具有不需紙張、直接於腦中演算,就能解題的驚人數學天賦,「最環保的數學高手」張格銘的故事,經本報報導後,鳳新高中昨天整天電話不斷,許多熱心民眾表達想要捐款,也有人提供資優教育建議。


張母感謝深覺知足


學務主任吳翠玲表示,張格銘的母親對各方湧入的善心表達感謝,並知足地表示,能獲得支持,讓張格銘順利於5月底前往美國參加數學檢定,已經足夠了!只希望能有專家協助孩子更完整地學習。


昨天一早,張格銘班上的同學便把本報報導的新聞張貼在公佈欄上,雖然部份課程因眾多電子媒體湧入採訪而受到影響,但同學們都對張格銘表達支持。吳翠玲表示,昨天一整天接到許多電話,他們看到張格銘的故事,都希望能有機會幫助這名有數學天賦的孩子,讓他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接受完整啟發,也有家長打電話來分享個人資優教育的經驗,這些愛心行動,讓他們很感動。


學校為他特訂教材


為了讓張格銘獲得更完整的啟發,學校也將透過輔導室及數學老師們的協助,為他量身打造適合的教材,但他們也期盼能有數學或特殊教育的專家參與,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協助這名特別的孩子。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沒有下半身的人,如何克服身體障礙,與艱險的生命搏鬥,開創自己的未來,並成為國際知名的「激勵大師」?來自澳洲的約翰庫提斯,擅長以自己殘缺的身體來激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希望,因為他可以做得到,你也能!現年38歲,來自澳洲的約翰庫提斯,從一出生開始,老天就開了他一個大玩笑--有著畸形的雙腿和一身的病痛,從小在學校裡就飽受惡霸欺負。

      
他在18歲那年決定截肢,從此只剩下上半身,30歲那年更發現罹患睪丸癌,手術切除後,靠著堅強的意志力活到現在,並在31歲時娶妻生子。約翰庫提斯的口才極佳,曾訪問190多個國家發表激勵演說,這次是他第二次造訪台灣,約翰說,如果能夠鼓勵到一個台灣,讓他從低潮中走出來,他此行就很有價值了。

台灣社會自殺率快速攀升,許多人對現狀不滿而感到憂鬱沮喪。

      
約翰庫提斯以自己重度殘障的身體為例現身說法,他沒有因為失去下半身而懷憂喪志,陸續取得板球、橄欖球、足球等教練證書,相信大家的人生中沒有過不了的難關。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教育局的零罰政體策再度破功!台北市修德國小一對患有學習遲緩的雙胞胎兄弟,長期在校遭到陳姓導師體罰,小朋友被打到不想上學,壓力大到掉頭髮。
       王姓家長昨天帶著兩位小朋友,檢附兩張驗傷單,在台北市議員歐陽龍、陳惠敏、汪志冰陪同下,控訴北市修德國小三年級的陳姓老師,長期不當體罰。家長表示:「我們不是棍棒家長,當初曾經授權老師管教小孩,但彼此協定,絕對不要因為課業問題體罰。」但也有家長代表肯定陳姓老師的教學態度,並指稱體罰的籐條是王姓家長提供,王姓家長昨天並未否認。
       王媽媽泣訴,兩兄弟因早產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弟弟上周因為造句不流暢,被拿籐條連打手和腳九下,哥哥衝出教室打電話,哭著說:「快來救我們,弟弟要被打死了!」王爸爸說,陳老師到他家幫班上五個同學課業輔導時,曾經當著他的面,邊罵「白痴、笨蛋」,邊用鉛筆盒打小朋友的頭。
       雙胞胎弟弟昨天說,上周老師要他們用「千里迢迢」造句,他寫「美國千里迢迢真是遠」,老師說不通順,後來又罵他白癡,拿籐條打他的腿和手心。

       台北市教育局國教科科長王永進表示,絕對要求校方嚴懲,修德國小校長何秋蘭說,陳老師在校務會議中已坦承體罰,校方將老師記一小過,但教育局長吳清基則震怒指出處分太輕。除了涉及不當體罰,陳老師向每位學童家長每月收取兩千五百元課後輔導費,也違反規定。何秋蘭表示將會再開考評會懲處,目前陳姓老師請假中,無法聯繫本人。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兒子不是故意要出聲嚇你,他有妥瑞症。」這句話 ,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說了十四年。家有妥瑞兒,曾經讓黎建球夫婦痛哭失聲,多次拿著醫師證明到學校向老師說明。在父母耐心陪伴下,黎建球的兒子現在已是餐廳名廚。黎建球的兒子讀國一時,長得玉樹臨風,身高超過一百六十公分,坐在最後一排,一切學習都很順利、正常。

          有一天,兒子的一個怪聲讓前座的女同學嚇得摔倒在地,老師認為他搗蛋,對他印象很差,也阻礙了他正常學習。「當時誰知道妥瑞症是什麼?」黎建球表示,兒子在青少年時期發病,橫膈膜不由自主地抽動,每二、三十分鐘就發出「哼」的聲音,緊張的時候五分鐘「哼」一次,看遍過敏科,就是找不出病症。後來,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高度懷疑是妥瑞症,介紹黎建球去找一位專門研究此病症的長庚醫師。醫師說,只有兩條路,一是吃藥,但會使思想、行動變遲緩,上課打瞌睡;一是隔離,跟別的同學坐遠一點,以免影響別人。


「當時我們是第一次聽到妥瑞症這個名詞,長得這麼英俊的兒子竟然罹患這種怪病,我們非常難過,不知道流了多少淚。」黎建球說,他拿著醫師證明到學校,但老師不相信。兒子升上國二,老師把他帶到班上跟同學說:「這位同學有妥瑞症,會有一些動作及聲音,請大家不要見怪。」當時全班哇哇叫,可是在老師無限的愛心教導下的兒子終於順利完成國中學業。不過,妥瑞症仍然困擾著他,因為時常咳嗽造成長期頭暈。國三時,兒子對黎建球說:「學術需要安靜及專心,我不適合學術,我去念高職好了。」於是到開平商工念餐飲科,畢業後到亞都飯店、國華飯店工作。「我們常開玩笑地說,自己的兒子有妥瑞症,他當兵舉槍射擊時,萬一歪了打到別人怎麼辦?」還好醫師開立丁等體位證明,不必當兵,八個月後他申請上美國加州餐飲專科學校,學成後回國曾到亞都飯店當廚師,現在是西餐廳名廚。「至少他可以自力更生,每個月賺到的薪水可以養活自己。」
          黎建球說,兒子的症狀並未消失,但醫學報告說,這種症狀在青春期後會慢慢改善。身為父親的他能做的,就是陪在兒子身邊,希望卅歲之後,妥瑞症症狀會漸漸消失。黎建球說,他不隱諱兒子罹病,這是遺傳基因的問題,「孩子有問題,做父母的要面對。」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就是陪他靜靜地看車子,教他勇敢搭電梯!「母愛」的偉大,可從上有臥病母親需照料、下有自閉症兒子需教養的陳燕馨身上一覽無遺,她對兒子的付出不求回饋,她受到的屈辱不求消弭,只希望兒子能獨立生存。
       台中縣啟智協會昨天於豐原國小舉辦的母親節慶祝活動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陳燕馨一家。陳燕馨走過坎坷的16年,這段歷程充滿挫折、委屈甚至羞辱,這些痛或許很多母親都曾受過,卻少有人如她這般深刻。
辭會計 改學特殊教育
       陳燕馨說,獨子陳軍匡2歲時因發育遲緩求診,被診斷為自閉症時宛如青天霹靂,擔任工廠會計的她不向老天抱怨與認輸,她辭掉工作改學特殊教育,深信自己有能力扶持兒子。陳軍匡有著愛看汽車的固執行為,尤其偏愛挖土車等工程車,他可以整天靜靜看著一輛車,生活無法自理的他,還能把玩具車拆下又組裝起來。
       陳燕馨發現兒子這項喜好是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兒子尚有特殊才能尚未被發掘,憂慮的是兒子看見工程車常有喊叫或手舞足蹈等激烈舉動,這些舉動讓她飽嚐外界異樣眼光與羞辱,幼稚園甚至拒絕讓愛子入學
教搭電梯 陪坐數百趟
       她說,她要讓兒子能獨立自主,兒子生性害羞且適應力差,甚至不敢搭電梯,她曾每天晚上從台中縣梧棲鎮帶兒子到台中市百貨公司搭電梯,花了幾個星期搭了數百趟電梯,兒子才熟悉人群與電梯。

       目前擔任特殊教育教師、將經驗傳承給其他家長的陳燕馨說,母親陳淑真不久前因病截肢,幸好有姪女等晚輩幫她照顧母親,她打算讓即將從高中畢業的兒子到洗車場工作,她深信愛車的兒子能勝任,她不求回饋或報償,只盼望兒子能獨立自主。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化縣員林家商綜合職能科(特教班)學生參加心智障礙者啦啦隊比賽,榮獲高中職組特優。為學生編舞的老師蓋琪君說,學生經過多次練習,才能在表演時有一致的動作,而啦啦隊訓練也幫助學生培養耐心和堅毅不拔的精神。

      
第六屆台灣中南區心智障礙者啦啦隊比賽最近在台中市舉行,彰化縣員林家商綜合智能科學生獲得高中職組特優和最佳創意、最佳毅力三項大獎。

      
員林家商特教班的同學穿上特別設計的圍裙、戴上帽子,在老師指導之下,變換隊形和大聲呼口號,同學還演出疊羅漢的表演,證明他們的表現和一般的啦啦隊一樣優異。


      
蓋琪君說,她和員家幼保科三年級學生一起教特教班學生舞蹈,大概花了三個月時間訓練後參賽。她說,這些學生雖然都是特教班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比一般生多花時間熟悉動作,也需要老師不斷提醒才能記住動作。不過她認為,也因為參加啦啦隊,讓學生更有耐心,能夠心平氣和處理問題。

         
員林家商特教組組長謝惠表示,特教班學生參加啦啦隊比賽,過程中可以培養團體合作觀念,也訓練他們的恆心和毅力,不要輕易放棄;同時也讓家長看看自己的小孩在另一面優異表現,證明特教班學生也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中東勢鎮有1位越南新娘阿鸞,4年前嫁到夫家,
才知道先生、小叔、婆婆都是智障,連她生下的3歲孩子也是智障,一家經濟全靠公公種植2分地的高接梨維生,2006年2月公公過世後,阿鸞挑起1家的生計,生活清苦卻不離不棄。
拿出4年前在越南的結婚照,一點也看不出阿鸞的先生有智障,來到台灣之後,才發現婆婆、小叔都是智障,
阿鸞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公公過世後,阿鸞不但要到果園工作,還要照顧一家人,相當辛苦。
但是2分地的高接梨還得1個多月才能採收,
家裡的錢幾乎都已經用光,現在全靠阿鸞的表嫂暫時支應,表嫂說,阿鸞沒有因為生活壓力離開這個家,是個很堅強的女孩。
表嫂希望阿鸞能夠撐下去,
因為再過1個多月就是水梨採收的季節,
到時候想要購買阿鸞水梨的民眾,可以透過阿鸞的表嫂訂購。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一場車禍造成語言障礙,不過在媽媽鼓勵及引導下,中度智障生陳浩恩揮別自閉、害羞性格,克服了心理與生理障礙,投入志工行列。他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慢慢瞭解到自己的價值。樂於助人的他,從2000餘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志工表揚獎。
在保德信人壽和童子軍文教基金舉辦的第六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頒獎典禮上,陳浩恩的媽媽訴說著陳浩恩的故事。
她說,陳浩恩因為一場車禍造成語言障礙,那時候他到學校去都會被人家嘲笑,也讓他有些自閉、害羞。當時陳媽媽鼓勵浩恩投入志工工作,他慢慢的從一位需要別人幫助轉變成可以幫助他人。浩恩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的價值。浩恩勇敢的故事,讓台下
的人都紅了眼眶。
正因為不屈不撓的突破困境,浩恩從2011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30位傑出志工中的當選者。第六屆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頒獎典禮也在現場揭曉8位「全國菁英獎」得主和2位「親善大使」。
從國一開始,每天下課後浩恩就到花蓮門諾醫院服務,負責傳送各單位所需要的醫療用品到各樓層病房和行政單位。同時,他也協助花蓮畢士大教養院中的肢體殘障兒童到門諾醫院復健。每到寒暑假,浩恩更全力投入志工行列。正因為樂於助人,浩恩也獲得了花蓮農工
的入學機會。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在鬼門關徘徊,罹患多種障礙的「大象男孩」「祥祥」,經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介入協助,加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醫治,如今已為一個快樂小孩。
主治醫師林嘉德說,他的呼吸問題可望手術解決,未來只剩口水過多的難題。基金會則以他為例,強調早期療育的重要。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公開介紹「祥祥」的現況,對於一個先天多種障礙,又無法進食與順利呼吸的男孩,現在已能運用「啊啊」的叫聲快樂地與人互動,甚至把玩手中的玩具,已變成一個快樂的八歲小男孩。

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表示,「祥祥」出生時原本被判定無法存活太久,但是他的父親及祖母不放棄他,全力加以照護,再加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協助,「祥祥」的身心狀況逐漸獲得明顯改善,如今已大致解決呼吸問題,但仍需進一步加強語言及心智上的訓練。

負責治療「祥祥」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林嘉德說,經過醫院進行心臟、氣切等手術,「祥祥」的病況已有好轉現象,接下來將進行取肋骨重建呼吸道手術,設法恢復其呼吸道通暢,再關閉氣切,讓他可以自主呼吸,估計手術成功率近七成。

不過,林嘉德較擔心的口水過多問題,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手術的成功率,
甚至無法正常說話,所以已有語言訓練師協助處理。

王金英說,「祥祥」已從鬼門關救回來,但已凸顯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她希望生下先天障礙兒的父母,不要輕易放棄救治的機會,儘快向社政或慈善團體通報,
一定能夠獲得幫助,對小孩的病情也會有重大的改善。

「祥祥」因呼吸問題,以前都使用大象的手勢與人打招呼,所以被暱稱為「大象男孩」。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歲江小弟弟有先天性心臟病、自閉症、發展遲緩及罕見的第十八對染色體異常等問題,但媽媽王玫玲不放棄,以無比的愛心和耐心照顧兒子,每天載他在各醫院間往返,接受音樂治療後,江小弟已願意和人互動,且會用簡單句子表達。

江小弟弟三歲時都還不會講話,但現在會叫爸爸、媽媽,還會以簡單句子表達想法、需要,讓王玫玲興奮的淚盈滿眶,她說雖然照護過程辛苦,但現在只希望兒子以後能自己照顧自己。

江小弟弟一出生即有先天性心臟病,一歲半以前就在醫院進進出出,陸續開過兩次刀,後來因不會講話,完全沒有人際互動,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父母一度懷疑他沒有聽力,帶著他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對江媽媽、王玫玲是一大打擊,因為陸續發現他有發展遲緩、自閉症及罕見的第十八對染色體異常問題,這讓王玫玲自責又害怕。

不過她還是鼓起勇氣到處徵詢醫師、上網找資料,以對兒子對病況有進一步認識,每天載著兒子在高雄榮總、高雄長庚及義大醫院打轉,進行物理、職能、語言、心臟病、心智科等相關治療,不然就是到無障礙之家自閉症協會、罕見疾病基金會上課。

兩年前江小弟到高雄長庚接受音樂治療,高長音樂治療師蕭瑞玲表示,前半年江小弟仍只會玩自己的,但後來會有模仿彈鋼琴動作,且開始會找人玩耍,有次還玩起「角色扮演」,拿琴槌要她當學生,自己煞有其事地當起老師。

王玫玲也發現兒子和父母開始有互動,有次就帶他去聽朱宗慶打擊演奏,他竟能安靜地聽完兩小時演奏會,穩定性好過其他小朋友,現在也會聽聲辨位。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為了鼓勵身心殘障者,跑了半個台灣去理髮。
高雄港務消防隊副隊長吳坤良,三年來不辭辛勞,從高雄坐車到台中,找殘障理髮師鄭素琴理髮,在好朋友吳坤良的鼓勵之下,殘障理髮師鄭素琴獲得了自信,人生有了希望。

       
坐在輪椅上的鄭素琴拿著理髮刀,小心翼翼在客人頭上修修剪剪,行動不方便但技術不能輸人,這股向上不服輸的精神,獲得客人的信任和稱讚,尤其是在高雄港務消防隊服務的吳坤良,每個月不辭辛勞,遠從高雄坐車來台中給輪椅理髮師鄭素琴剪髮。

       
吳坤良早期在台中梧棲港務消防隊服務,因為老婆的關係認識了鄭素琴,現在雖然調到高雄,但仍不忘記鄭素琴,每次只要頭髮長了,就會從高雄搭兩個半小時的車到台中。

       
吳坤良說從事消防救難工作,看盡了人生百態,鄭素琴行動不方便好不容易學習一技之長,說什麼都要鼓勵她,鄭素琴雖然坐在輪椅上,但她從理髮中獲得自信,也結交不少好朋友。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指考成績公佈,今年十六歲的台南女中唐培華和台北縣三重格致中學的鄭耕兆,兩人都以跳級方式,考上陽明醫學院,成為今年指考最年輕的大學新鮮人。

七十八年次的唐培華,此次是以四百七十多分考上陽明牙醫系,可惜平日最拿手的物理沒考好,她帶著靦腆說「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形容心情。

唐培華是就讀台南永福國小資優生,小五跳級念復興國中,國二又跳級念台南女中,雖然比班上同學小二歲,但大家相處和諧,還給她取個「小華華」綽號。

唐培華說,學業功課沒什麼撇步,隔天要上的課或活動行程提前一天準備好,尤其是遇上補習日較忙,就事先將預定作業完成,做好時間規劃管理。

唐培華是獨生女,父親是建築師、母親為國中老師,家庭教育條件不錯;她說,選擇醫科有部份因素受到家人與親友影響,因為家族中有長輩當牙醫。

至於台北縣三重格致中學十六歲高二學生鄭耕兆,跳級考上陽明醫學系;他的成績本來可上台大電機,卻為了追隨父親,選讀醫學系。

鄭耕兆的同學說,鄭耕兆從不帶功課回家,他的書包永遠是空空的,「因為書都放在抽屜裡」,不過鄭耕兆上課十分認真,他常說,如果不瞭解課本在說什麼,他會弄到懂為止,絕不死背,因為他太迷糊了,記憶有時不太牢靠。

鄭耕兆的父親,目前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擔任神經外科醫師。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