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經在鬼門關徘徊,罹患多種障礙的「大象男孩」「祥祥」,經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介入協助,加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醫治,如今已為一個快樂小孩。
主治醫師林嘉德說,他的呼吸問題可望手術解決,未來只剩口水過多的難題。基金會則以他為例,強調早期療育的重要。
主治醫師林嘉德說,他的呼吸問題可望手術解決,未來只剩口水過多的難題。基金會則以他為例,強調早期療育的重要。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今天公開介紹「祥祥」的現況,對於一個先天多種障礙,又無法進食與順利呼吸的男孩,現在已能運用「啊啊」的叫聲快樂地與人互動,甚至把玩手中的玩具,已變成一個快樂的八歲小男孩。
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表示,「祥祥」出生時原本被判定無法存活太久,但是他的父親及祖母不放棄他,全力加以照護,再加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協助,「祥祥」的身心狀況逐漸獲得明顯改善,如今已大致解決呼吸問題,但仍需進一步加強語言及心智上的訓練。
負責治療「祥祥」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林嘉德說,經過醫院進行心臟、氣切等手術,「祥祥」的病況已有好轉現象,接下來將進行取肋骨重建呼吸道手術,設法恢復其呼吸道通暢,再關閉氣切,讓他可以自主呼吸,估計手術成功率近七成。
不過,林嘉德較擔心的口水過多問題,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手術的成功率,
甚至無法正常說話,所以已有語言訓練師協助處理。
王金英說,「祥祥」已從鬼門關救回來,但已凸顯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她希望生下先天障礙兒的父母,不要輕易放棄救治的機會,儘快向社政或慈善團體通報,
一定能夠獲得幫助,對小孩的病情也會有重大的改善。
「祥祥」因呼吸問題,以前都使用大象的手勢與人打招呼,所以被暱稱為「大象男孩」。
心得:早期療育,早期治療!大象男孩祥祥原本是在鬼門關徘徊的孩子,經過父母親不斷的搶救,現在病情也已經穩定!文章中所提到早期療育的概念在目前台灣來說,醫療設備應該可以來應付。只是要早期發現就沒有那麼簡單,只能靠父母親多多觀察,儘早通報儘早處理或許情況可以改善一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