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視障音樂人陳光輝幾近全盲,只看得見顏色與影像,生活完全仰賴手仗。他因小時候加入國樂社團還可以逃避學校的晚自息,就是這樣與笛子結下不解之緣,還成為「妙音樂集國樂團」的創始人之一。面對經濟不景氣,表演機會漸縮,在苦哈哈的生活中,他還是對音樂充滿執著,只盼樂團持續演出,讓視障者有舞台。

布農族的陳光輝,一出生視力就不好,無法像一般人正常入學,直到十四歲,鄰居告訴他可到啟明學校讀書,才正式就學,卻因為不會講國語而適應不良,直到聽到笛聲、愛上音樂、參加國樂社團,才開啟他的音樂人生。

陳光輝靠自學、模仿、拜師學藝,念完文化大學音樂系。民國八十九年與一群愛好音樂的音樂系學生組成「妙音樂集國樂團」。他說,一般演出者只要背好自己的樂譜,上台後看指揮的手勢就可演奏,但視障者只能用心、靠聽力,背下每一位團員的樂譜,「才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視障者練習時間也比平常人要多出好幾倍。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前進校園、育幼院、老人院和監所演出,一年近五十場的表演,將他們對生命的熱情傳遞給老、幼與弱勢,也藉此鼓勵世人尊重生命。

令人感動的是,陳光輝為了讓樂團演出的樂音更豐富,樂團中笛子演奏的第一把交椅的他,將笛子演奏讓給其他團員,自己從頭學起高難度的「笙」。

曾從事點字教科書製作,現在全職投入樂團的陳光輝,生活來源全靠演出收入,以及在內湖社區大學教授笛子的微薄鐘點費。他說,以往常受邀至扶輪社、婚喪慶典演出,但受景氣影響,現在這些演出機會大幅減少,日子較困苦,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能到更多的社區大學教笛子,除了貼補生活,也為音樂播種。

心得:音樂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有的時候它可以讓人放鬆,有的時候它也可以讓人找到依靠!無形的音樂化成有形的力量!然而,視障者對於音樂的造詣絕對不會輸給我們其他平常人,希望他們可以更上一層樓,往更高的目標邁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731119 的頭像
    george731119

    特教導-BLOG

    george731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